欢迎您来到 - 教学资料吧! 登录 注册

网站地图 中小学 课件|说课|试题 范文写作 作文教学 名言好句 成语阅读 职业考试

您当前所在位置: 教学资料吧教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高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检测题 -- 正文

高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检测题

[03-15 18:09:20]   来源:http://www.jxzl8.com  高二化学   阅读:9833

概要:mes;10-4 mol/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中的c(OH-)变为原来的10倍,则Mg(OH)2的溶解度在理论上将()A.变为原来的10-3倍 B.变为原来的10-2倍C.变为原来的10倍 D.不发生变化解析:原饱和溶液中c(Mg2+)=Ksp[MgOH2]c2OH-=Ksp[MgOH2]1.0×10-8,所以cMg2+后cMg2+原=Ksp[MgOH2]/1.0×10-6Ksp[MgOH2]/1.0×10-8=10-2答案:B10.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0.020 mol/L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B.C.D.解析:100 mL饱和Ag2SO4溶液中,c(Ag+

高二化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检测题,http://www.jxzl8.com

提示:BaSO4(g)Ba2+(aq)+S2-4(aq)的平衡常数Ksp=c (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A项温度不变,加入Na2SO4会导致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但两离子的乘积仍不变,仍在曲线上,不会由a点变到b点;D项通过蒸发,水量减小,Ba2+和SO2-4浓度都增大,不可能由d点变到c点;C项d点还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因此无BaSO4沉淀生成;D项从图像中看出a点与c点的Ksp相等。

答案:C

9.在饱和Mg(OH)2溶液中,c(OH-)=1.0×10-4 mol/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中的c(OH-)变为原来的10倍,则Mg(OH)2的溶解度在理论上将(  )

A.变为原来的10-3倍    B.变为原来的10-2倍

C.变为原来的10倍 D.不发生变化

解析:原饱和溶液中c(Mg2+)=Ksp[MgOH2]c2OH-=Ksp[MgOH2]1.0×10-8,

所以cMg2+后cMg2+原=Ksp[MgOH2]/1.0×10-6Ksp[MgOH2]/1.0×10-8=10-2

答案:B

10.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0.020 mol/L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2-4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析:100 mL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c(SO2-4)=12c(Ag+)=0.017 mol/L;加入100 mL 0.020 mol/LNa2SO4溶液后,c(SO2-4)=0.020 mol/L+0.017 mol/L2=0.018 5 mol/L,c(Ag+)=0.034 mol/L2=0.017 mol/L,此时Qc(Ag2SO4)=(0.017)2×0.018 5

答案:B

1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  )

A.n(Ca2+)增大 B.n(Ca2+)增大

C.n(OH-)增大 D.c(OH-)不变

解析: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发生反应CaO+H2O===Ca(OH)2(微溶)溶液中水的量减小,析出Ca(OH)2固体,但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但离子数减少。

答案:D

12.已知:Cu(OH)2Cu2+(aq)+2OH-(aq),Ksp=c(Cu2+)•c2(OH-)=2×10-20。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

(2)要使0.2 mol/L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__。

解析:(1)根据信息,当c(Cu2+)•c2(OH-)=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2×10-20cCu2+=2×10-200.02=10-9 (mol/L),c(H+)=10-5 mol/L,pH=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5。

(2)要使Cu2+浓度降至0.2 mol/L/1000=2×10-4 mol/L,c(OH-)= 2×10-202×10-4=10-8 (mol/L),c(H+)=10-6 mol/L,此时溶液的pH=6。

答案:(1)5 (2)6

13.已知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mAn(s)mMn+(aq)+nAm-(aq)

Ksp=[Mn+]m•[Am-]n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表资料:

难溶

电解质 CaCO3 CaSO4 MgCO3 Mg(OH)2

Ksp 2.8×10-9 7.1×10-5 6.8×10-6 5.6×10-12

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100 mL 0.1 mol/L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0.1 mol/L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该转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沉淀的转化,题目在设计方式上为探究性实验,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在硫酸钙的悬浊液中存在着:CaSO4(s)SO2-4(aq)+Ca2+(aq),而加入Na2CO3后,溶液中CO2-3浓度较大,而CaCO3的Ksp较小,故CO2-3与Ca2+结合生成沉淀,即CO2-3+Ca2+=== CaCO3↓。既然是探究性试验,必须验证所推测结果的正确性,故设计了③④步操作,即验证所得固体是否为碳酸钙。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除去锅炉水垢,即可解答(4)小题。

答案:(1)Na2CO3+CaSO4===Na2SO4+CaCO3

(2)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2-4

(3)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4)将锅炉水垢的CaSO4转化为CaCO3易于除去

14.卤化银(包括AgCl、AgBr、AgI)都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难溶物。

(1)下列有关AgCl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常数

B.AgCl的Ksp=1.8×10-10,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c(Ag+)和c(Cl-)乘积等于1.8×10-10

C.温度一定时,在AgCl饱和溶液中,c(Ag+)和c(Cl-)乘积是一个常数

D.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盐酸Ksp变大

(2)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高二化学高二化学课本-基础知识-教案高中学习 - 高中化学 - 高二化学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中小学 | 课件说课试题 | 范文写作 | 作文教学 | 名言好句 | 成语阅读

Copyright 教学资料吧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